艾湛云 发表于 2025-2-28 05:48:14

新故事《恼人的礼节》

恼人的礼节
  刘全丰是我国一家大公司的业务经理。年前,公司想将产品打入沙特市场,便让刘全丰作为公司的业务代表,前往沙特,与沙特最大的贸易公司的老板萨迪克磋商合作的事。
  刘全丰不懂沙特的阿拉伯语言,好在他的英语说得地道、纯正,而萨迪克也会说英语,不影响他们之间的交流。几番会谈之后,双方确定了合作意向,只等着签定正式的合约了。
  正式签约的前一天,出于礼节,萨迪克邀请刘全丰到他家做客。刘全丰欣然答应。想想萨迪克的家人都说阿拉伯语,自己不会阿拉伯语可能有所不便,他便临时在当地请了一名翻译,一同前往。
  萨迪克的家在利雅得市郊,住的虽说是别墅,但装饰摆设并不奢华,可见萨迪克是个生活简朴的人。整个别墅最昂贵的摆设当属倚门而立的一尊雕像,泰国式的雕塑,有几百年的历史,算得上一个古董。刘全丰是见过世面的人,在许多富商家里,比这更昂贵的摆设他都见过,对这尊雕像并不以为奇。但交际应酬嘛,到人家家里总得恭维几句。因此,他对那尊雕像赞不绝口,说萨迪克有这么好的收藏真是独具慧眼,品位不凡。
  一番赞美之后,让刘全丰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萨迪克当即就说:“刘先生既然这么喜欢这尊雕像,我就将这尊雕像作为礼物送给您了。”说完,他唤来佣人,让佣人搬动雕像,进行包裹。
  刘全丰吓得连连摆手:“这尊雕像是您家里最昂贵的收藏,君子不夺人所爱,我怎么能接受这么昂贵的礼物呢?”
  萨迪克却还是让佣人去搬雕像,他对刘全丰说:“我们的友谊,当然要以最贵重的东西来表达。刘先生既然喜欢这尊雕像,就一定得接受。”
  刘全丰赶紧用身子护住雕像,不让佣人搬动。这么贵重的礼物,他怎么都不敢接受啊。他真诚地告诉萨迪克,这样的重礼,他受不起。
  萨迪克见他态度坚决,就挥挥手让佣人退下了,不再坚持。
  稍后,刘全丰又跟着萨迪克继续在别墅里参观。到二楼会客厅时,他见墙上挂着一幅中国画,晚清的中国名家真迹,按市面上的参考价,值几十万元人民币。这可以说是除了那尊雕像之外最为贵重的东西了。刘全丰情不自禁地又恭维几句。哪知道他刚恭维完,萨迪克一抬手又召来了佣人,对佣人说:“摘下这幅画。”
  刘全丰有些懵了,问:“干吗要摘下它?”
  萨迪克说:“难得刘先生喜欢这幅画,既然您不接受那尊雕像,那请您一定收下这幅画,算是我的一份薄礼。”
  刘全丰惊得瞪大了双眼,富翁就是富翁,怎么老是要送人家这么贵重的礼物呢?值几十万元的古画啊,自己第一次上门,哪能接受这样的重礼?刘全丰又是一再拒绝。
  这一次,萨迪克的脸上,明显有了不悦的表情。
  翻译见状,忙过来附耳告诉刘全丰,沙特人好客,有送客人礼物的习惯。如果送给客人礼物,客人不接受,就是不给主人面子,主人会不高兴的。他劝刘全丰接受萨迪克的礼物。
  平白无故地接受这么贵重的礼物,怎么好意思?刘全丰也向翻译嘀咕,翻译听了,说:“第一次到人家家里作客,就要人家送这么贵重的礼物是不太合适。既然不合适,您就不应该向人家讨要这么贵重的礼物。”
  刘全丰惊得目瞪口呆:“这话从何说起,我可没有向人家讨要礼物。”翻译笑了起来:“看来,您是不懂我们沙特人的礼节啊。我们沙特人有送客人礼物的习惯,送什么东西,全看客人的喜好。客人如果对什么东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不断地称赞,就表示他喜欢这个东西,希望得到这个东西作礼物,再贵重主人也会热情相赠。您既然不想得到刚才的两样礼物,就不要表现出那么大的热情。在我们沙特人家里做客,不要说您不断地赞美同一件东西,就是您不停地朝同一个东西看,主人也会以为您喜欢那个东西,只是不好意思说出口,好客的主人也会揣摸您的心思,将那个东西送给您。”
  听翻译这样一说,刘全丰如梦初醒。他还真不知道沙特人有这样的讲究,看来,刚才是自己失礼了,让萨迪克误以为他要讨要人家最贵重的东西作礼物。
  明白了这些,刘全丰便不敢再轻易地夸奖萨迪克家里的东西,生怕人家误会,就连多看哪样东西一眼都不敢。
  这样在人家家里做客还是第一次,刘全丰不习惯,有些坐立不安,手足无措。他话不敢乱说,眼睛不敢乱看,生怕萨迪克又误会他的意思。这样在沙发上坐着就有点度日如年的感觉,巴不得早点到吃饭的时间,吃完饭自己好告辞。
  刘全丰坐在沙发上与萨迪克聊天,一边聊一边不时地瞄一眼沙发旁边的座钟,看看时间,巴不得快点开饭。这样苦熬了两个小时,终于到了十一点半,主人家摆开了宴席,于是,萨迪克和刘全丰一起共进午餐。
  吃完午饭,刘全丰连忙告辞。快出门的时候,萨迪克却亲自到沙发旁边将那个座钟搬过来,交给刘全丰,说:“我知道您喜欢这个钟,就将它作为礼物送给您吧。只是,在我们家里,这个钟是最不值钱的东西,希望您不要嫌弃。”
  刘全丰哭笑不得,看来,萨迪克还是误会了,他不停地看时间,让萨迪克误会他喜欢那个座钟了。他连忙推辞。萨迪克的脸色就难看起来,问他:“难道您不喜欢这个钟?”
  刘全丰真是有苦难言,说不喜欢人家送的礼物吧,无疑失礼;说喜欢吧,他是中国人,中国人最忌讳的就是别人将钟作为礼物送给你,送钟,谐音就是“送终”,那可不是好兆头。
  他不想接受,但翻译不停地碰他的胳膊,示意他收下,说再不收下,萨迪克真的会生气的。
  刘全丰看萨迪克的脸色,对方确实因为他的一再拒绝脸色越来越难看,这样僵持下去只怕会得罪萨迪克,让签约的事情无望,刘全丰只得违心地接受了那个座钟。
  并不是说刘全丰特别迷信,中国人有中国人的传统和习俗,他抱着那个钟回住处的路上心里就特别不爽,接受这么个兆头不好的礼物心里硌得慌。到住处的楼下时,他还在犹豫,这个钟真的带回去吗?人家可是给自己“送终”啊,罢了,彩头不好,还是扔了吧,反正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一个普普通通的座钟而已。
  他将那个钟扔到了垃圾桶里。
  第二天,该是他与萨迪克签约的时候,却不见萨迪克来,而是萨迪克的秘书打来了电话,说萨迪克改变了主意,不再与他合作了,原定的签约将被取消。刘全丰急忙问是什么原因,对方只有一句话:“萨迪克先生没兴趣,不想与你合作。”
  刘全丰的沙特之行以失败而告终,他只得悻悻地回国。回国不到三个月,国内另一家同类公司与沙特的萨迪克达成协议,产品进入沙特市场。为此,那家公司还举办了一个酒会进行庆祝。刘全丰也参加了这次酒会,他满腹疑惑,不明白萨迪克为什么放弃与他合作,而与别的公司签了约,他希望见到萨迪克后弄清答案。
  他真的见到了萨迪克,说出了心中的疑问。萨迪克冷淡地说道:“那次你离开后我就在想,你明明不停地在看那个座钟,似乎是喜欢它,怎么我要送给你时你却一再拒绝呢?难道是我误会了你的意思,你看中的不是钟,而是钟底下的那个铜制钟座?所以你走后不久,我就亲自驾车将那个钟座给你送过去了。我是真心想交你这个朋友,才会这么劳心费神。哪知到你楼下,却看到,你正将我送给你的钟扔进了垃圾桶。一个如此不珍惜友谊,将朋友送的礼物当垃圾扔掉的人,还值得交往和合作吗?”
  刘全丰听得面红耳赤,想不到自己扔钟时被萨迪克看到了,从而使签约的事化为泡影。他只得向萨迪克解释,说他不是不珍惜友谊,只是中国人忌讳别人送钟作为礼物。
  萨迪克听完刘全丰的解释后也愣住了,好半天才说:“这么说,是我们两国之间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不同造成了误会。但不管是风俗不同也罢,礼仪差别也罢,什么样的差别都不及‘坦诚’两个字啊!你要是坦诚地告诉我,中国人是不愿意接受以钟作为礼物的,我怎么也不会送钟给你呀。你应该坦诚地告诉我,而不是偷偷地扔掉。”
  刘全丰听了无言以对。的确,最好的礼节是坦诚,自己当初要是坦诚地说明不愿意接受礼物的原因,哪会落到现在这种结局啊。
  (原载《百花故事》)

艾湛云 发表于 2025-3-1 06:55:17

风俗不同,坦诚是相同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故事《恼人的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