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查看: 546|回复: 0

民间故事《憋宝》

[复制链接]

345

主题

485

回帖

1437

金豆

版主

UID
138
积分
3783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491 小时
注册时间
2024-7-16
最后登录
2025-4-4
发表于 2025-2-24 07: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憋宝

  明朝嘉靖年间,南阳人范秦任工部员外郎,在枣花胡同租了个院子居住。没过多久,他就和邻居们熟识了,其中就有个叫王三郎的人。王三郎长得貌不出众,相不惊人,他并没特别的印象,可后来他从邻居们口中得知,王三郎乃一大奇人,尤擅憋宝。
  这年秋上的一天,范秦办差回来,正好和王三郎走了个碰头儿,他就想起了邻居们的传言,把王三郎叫到僻静处,问道:“听邻居们说你特别能憋宝,可是真的吗?”王三郎点点头说:“我正以此为生。”范秦稍一寻思,就问道:“那你慧眼看看,我家是否有宝?”王三郎应道:“有啊。”
  范秦顿时来了兴趣,说道:“那你快告诉我吧,省得我不知道珍惜,还怕无意中给毁坏了呢。”王三郎一本正经地说道:“你家这个宝贝,卖给我了是宝,你留在手里不光不是宝,还有可能是祸。”范秦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拉着他回到家,沏了茶,然后才请教。
  王三郎说,这个宝,就是范秦在老家的房子。范秦听说是那座风雨飘摇的老房子,不禁捂着嘴巴乐上了。那座老房子,因年久失修,都快坍塌了,能卖十两银子就不错,还说是什么宝贝。王三郎笑着说:“我给你一百两,你可愿卖给我?”范秦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两个人就击掌定约。
  初冬时候,范秦告了假,回乡祭祖。王三郎要买他的房子,也一并跟着。
  几日之后,回到南阳老家,范秦住到隔壁的哥哥家。王三郎住在偏屋。范秦忙着祭祖的事。王三郎闲来没事,就到隔壁去看范秦的老房子。
  范秦家的老房子极是窄小简陋。王三郎看了,却很是欢喜,先把屋里屋外打扫干净,又请来木匠,修理桌椅床具。范秦闲下来,踱步过来看,见王三郎又抱着笔墨纸砚进门,不觉惊异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王三郎诡秘地笑笑说:“旧房子就如同宝珠蒙了尘,我要把尘土擦去,让它闪耀着光芒,那才能成为宝贝呀。”范秦再问他买这些笔墨纸砚和擦尘土有啥关系,王三郎却只是笑笑,并不回答。
  范秦的哥哥范雍也看到王三郎像主人一样在老房子里忙乎,悄悄问范秦是怎么回事。范秦说,他准备把房子卖给王三郎。这两天忙还没顾得跟他说,请他把房契找出来吧。范雍问他能卖多少钱。范秦就把价钱说了。范雍笑着说:“这人真是傻呀!二十两银子,能买一座青砖房了。”范秦家的老房子还是土坯的,五根檩条,茅草顶,只怕下场大雨都会塌。
  王三郎又写了告示,四处贴,大意就是要卖掉凝聚灵气的进士及第房。还别说,告示一贴出去,就不断地有人来看房,来问价,甚至是想买了。听到对方报价,王三郎却只是摇头。价钱一路上涨,竟涨到了一千二百两。
  范雍对范秦说:“你这房子不是还没卖给他吗?就不要卖了!看看,他已经把价钱涨到了一千二百两了。咱家的老房子,让他干赚这么多钱,我心里堵得慌!”范秦摇了摇头说:“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又怎么能反悔?他肯出一百两,已经是高价了。他还能卖得更多,那是他的本事呀。”
  范雍转着眼珠儿想了想,说道:“弟弟,我有个好主意。”
  范雍的主意很简单,就是把他家的房子卖给王三郎,范秦的老房子他们卖。这样,范秦也不算失信,到哪都说得过去。范秦只说卖他家的老房子,又没说是西边的还是东边的。西边的东边的,都是他们范家的老房子呀。
  范秦摇了摇头说:“你不用想歪主意了,那个老房子,我就卖给他了。”范雍无奈,只好找出房契,交给了范秦。范秦又找来几位保人,跟王三郎做了交割。
  十天之后,王三郎又把老房子卖掉了,居然卖到了两千一百两,足足赚了两千两。范秦都惊呆了。他怎么也没想到,那样一个破房子,居然卖了两千多两银子,这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呀。王三郎得意洋洋地说:“我说它是个宝,果真就是宝,没错吧?”范秦忙着问他:“老弟,给我交个底,这么一座眼看着都要塌了的老房子,怎么能卖这么多钱?”
  王三郎笑着说:“这个房子不值钱,但你的喜气值钱呀!”这个房子里出了进士,乡亲们以之为荣,再看到范秦衣锦还乡,州府和县衙的官员们都亲来拜访,极尽媚态,自然更加崇拜。他住过的老房子,自然是有灵气的。为了让自家孩子沾沾光,也考出个好前程,花多少钱都是心甘情愿的。范秦想想,倒是这么个道理,不禁对王三郎刮目相看。
  范秦又笑着问他:“三郎,你看我家还有啥宝没?”
  王三郎摇了摇头说:“没了。”
  范秦不觉“哈哈”大笑。确实,他家再也没啥宝贝了。
  回到京城,范秦跟王三郎还像以前一样,来往并不多。他们本就不是一路人。更何况王三郎到处去寻宝,少有在家呆着的时候。范秦也开始忙碌了。
  京城之北,有条沙河,河上原有座石桥,前几年裂开了,朝廷今拨下银两,要重修,这事儿就落到了范秦头上。范秦先找来京城里最会做石活的冯匠头,和他一起赶到沙河边查勘。查勘完了,又制作样式,采买材料。
  到了来年开春,一切置备妥当,就准备开建了,忽然有个御史奏了范秦一本,说他利用修桥之机,低价买进劣质石材,却报出高价,将差价中饱私囊。皇上很生气,命刑部严查。刑部不由分说,先把范秦拘到大堂上讯问。
  范秦倒是问心无愧,把事情说的明明白白。刑部官员话锋一转,忽然问道:“你为何单单采买了吴家的石材?”范秦说道:“下官和冯匠头一道查勘了沙河,并访问周边百姓,得知沙河在夏日雨季时来水凶猛,水中裹挟的砂子异常之多,而且坚硬,对筑桥的石材要求很高。大理石稍软,青石稍脆,只有南阳出的黑石才够坚硬,是理想的材料。京城之内,只有吴家经营南阳黑石,故而才到他家采买。”
  刑部官员冷冷一笑:“说的倒是顺理成章。可实际情形未必如此吧?你家的老房子高价卖给吴家,又是怎么回事?”范秦大吃一惊:“我家的老房子卖给了吴家?”刑部官员瞪圆眼睛喝道:“装什么糊涂?老实交代!”范秦说:“下官只把老房子卖给了王三郎,并未卖给吴家。他卖给了谁,与下官无关。”
  刑部官员又是一阵冷笑:“你这话连鬼都骗不了!一座老房子,卖出两千一百两,这不是变相行贿是什么?你再趁着修桥的时机买他家的材料,让他多赚些钱。这个老把戏,都是人家玩剩下的啦。范秦,你就不要装糊涂啦。”
  范秦心下一冷。难道王三郎就是打的这个主意,才把老房子卖了那么多钱?这个王三郎,可把他害苦了。现下,他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他咬咬牙说:“那是王三郎卖的房子,与下官无关。采买石料,下官也是按的市场价,多一文都没给,问心无愧。”
  刑部官员怒道:“范秦,你嘴巴也够硬啊。来人——”他拿起水火令签,正要命差役们给范秦动刑,却听门外鸣冤鼓响。接着,有个差役跑进来禀报,说是王三郎来了。刑部官员咬了咬牙,说道:“按规矩来吧!”
  刑部的规矩,要进来陈情,先要滚钉板。几个差役抬上了钉板。刑部官员命令差役把王三郎带上来。王三郎上了大堂,看到钉板,不觉吓得打了个寒噤。刑部官员冷冷地说道:“王三郎,你是为范秦的事而来吧?要想说话,就先滚钉板。要不想说,趁早回去吧。”王三郎咬了咬牙,说道:“我要说。”几名差役给他脱去了衣裳,只留一条短裤。他吸足一口气,慢慢趴到钉板上,然后滚了过去。锋利的铁钉,刺进他的肌肤。他从钉板上下来,已是浑身血肉模糊。范秦含泪喊道:“三郎,你又何苦!”
  刑部官员忙着命差役取来止血药粉,给他涂抹。王三郎穿上衣裳,强忍扎心的疼痛,跪倒行礼:“大人,那座老房子是我卖的,我也没告诉范大人买房人是吴家人。要是有罪,请大人治我的罪吧,跟范大人无关啊。”
  刑部官员又问了他买卖房屋的细节,倒是没有问题。那边查证的差役也回来了,报称黑石都是极优的,价格也是市场价,并不存在贪腐之事。刑部官员把情况报给皇上,皇上命范秦官复原职,依然负责修桥之事。
  范秦出了刑部,赶忙去探望王三郎。
  王三郎浑身都抹了药膏,缠着白布,只露出一张脸了。范秦“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磕了三个响头,以谢他的救命之恩。王三郎不敢动,直说快起来。范秦坐到他身边,心里有许多疑问,一时却不知从哪说起。王三郎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艰难地笑了笑,说道:“刚被抓到刑部,你是不是吓坏了?再想到是我卖的房子,又踏实了些?”
  范秦连忙点头。
  王三郎得意地说道:“你太老实,没有防人之心啊。”
  工部员外郎,官职不高,但却负责工程,这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个肥缺呀。要想从他手里捞到油水,就得千方百计地拉他下水。而范秦为人老实,待人实诚,实在没有防人之心,让王三郎替他捏了一把汗。王三郎偶然得知,范秦今年要回老家祭祖,而他家那座老房子,极有可能被人做了文章。就是他不为钱所动,他的兄弟呢?只要是他的家人拿了钱,那就再也说不清楚了。而若是他这个外人拿了钱,那就什么都不怕了。于是,他就决定出手。他先跟范秦说好,花一百两银子的高价买下他家的老房子。
  王三郎到了南阳,就到处说那座老房子有灵气,在里面读书大有进益,还有希望考中进士。果然,有人就来问价了。那天晚上,他偷听到了范雍和范秦的对话。
  那时,若是范秦贪财,违诺不把老房子卖给王三郎,那就是因财惹祸,王三郎就再也不管他了。但范秦不为钱财所动,仍坚持把老房子卖给王三郎,王三郎就下了决心,将来要帮他扛下祸事。后来,他听说范秦被抓到了刑部,赶紧来说明情况,虽是受了滚钉板之苦,也无怨无悔。
  范秦已听得两眼含泪,颤着声地问道:“三郎,你为何对我如此好?”王三郎撇了撇嘴,并没回答他的问话,而是问道:“你忘了我是干啥的啦?”范秦说:“没忘。你是憋宝的。”王三郎点点头说:“对呀,你就是我憋到的宝呀,我可不得护着你?”
  通过这段时间的交往,王三郎看到范秦不贪不占,做事也是丁是丁卯是卯,让他主持修建沙河桥,走着那才放心。石桥永固,那才是两岸百姓之福啊。范秦使劲点了点头说:“你把我当成了宝,我也绝不能让你看走眼。”
  石桥建好到现在,仍然矗立在沙河上。虽是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仍然完好,那也是京城一宝了……
  原载《乡土野马渡》

松龄鹤岁 福寿延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
沂南论坛 ( 鲁ICP备19048380号-1|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89号 )

GMT+8, 2025-4-5 04: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