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QQ群:19668817
删帖申请
开启辅助访问
补充钻石
找回密码
联系坛主
登录
中文注册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首页
Portal
资讯
旅游
招聘
房产
二手
下载
便民电话
沂南论坛
BBS
搜索
搜索
今日沂南
沂南警讯
旅游资讯
房产资讯
公告公示
旅游景区
沂南特产
招聘信息
求职信息
兼职信息
出租房屋
出售房屋
转让信息
今日沂南
今日沂南
生活健康
教育培训
公益慈善
行政区划
寻人寻物
同城信息
房产信息
招聘求职
车辆信息
二手物品
便民服务
广告信息
兴趣爱好
摄影之家
车友之家
阳都文学
美食餐饮
电脑数码
花鸟鱼虫
互动交流
论坛事务
体育休闲
游山玩水
书画收藏
征婚交友
聚会活动
本版
文章
帖子
社区
用户
沂南论坛
»
沂南论坛
›
兴趣爱好
›
阳都文学
›
民间故事《临州莲事》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民间故事《临州莲事》
[复制链接]
352
|
0
|
2025-2-24 06: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临州莲事
临州是个小县,一直默默无闻。清朝光绪年间,刘广济任临州知县。他看身在临州也不会有啥作为,就整日埋在书房中,看书作画,自得其乐。
这一天,刘广济正在书房里看书,忽然听到外面由远及近传来一阵喜庆锣鼓声,起先还以为是谁家办喜事接亲呢,但后来那锣鼓声就在府衙门外响起来了,没再远去。他心下不觉一怔:这是搞哪样儿?
他正疑惑间,当值的差役跑进来报告,说是李顺安来给他送花了。刘广济更是惊愕不已,喃喃地问道:“送花?送什么花?”差役连说带比划:“莲花,碗大的莲花。”
李顺安是临州城里有名的富户,开着两家生药铺,还开着一家粮店,但刘广济跟他没啥交情。这不年不节的,送的什么花呀。但百姓给自己送花,刘广济心里还是美了一美,那也是要亲自迎接的。他忙着回到后堂,换上官衣官帽,来到衙门口。
李顺安手里捧着两盆莲花站在最前面,身后跟着十来个人,敲锣打鼓,真是一个喜庆班子,很是热闹隆重。百姓们不知道出了啥事,也纷纷围过来看。见刘广济出来,锣鼓停了,李顺安大声说道:“知县大人,你为本县日夜操劳,鞠躬尽瘁,清正廉洁,爱民如子。百姓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但我们知道,依大人的心性,我们若是送贵重物品,你肯定不要,那也辱没了你的名声。我李顺安就代表百姓们送你两盆莲花,以彰大人出污泥而不染之德,期待大人能够喜欢,也请大人务必收下。”
刘广济笑着说道:“百姓的心意,本官收了!”
差役们忙着接过莲花,捧进府衙。刘广济也请李顺安府内一叙。李顺安爽快地答应了,跟着刘广济来到书房里。
那两盆莲花已经摆在了书案上。刘广济凑到跟前,仔细欣赏着。一个巴掌般大小的深绿色瓷盆中,水面上浮着两片铜钱大小的荷叶,更有几片荷叶峭立而生,中间一枝白莲亭亭玉立。刘广济不禁啧啧称奇。如此精巧的荷叶与莲花,他还真是平生第一次遇到。更可叹的是,这莲花放在案上,顿时就让他的书房里生机盎然了,那真是活色生香啊。
李顺安见他看也看不够,心下暗暗欢喜。
好一会儿,刘广济的目光这才从碗莲上挪开,又对着李顺安抱拳行礼,笑着说道:“这莲花实在精致。倒不知仁兄是从何处淘换来的?定然花了不少银子吧?下官定当奉上!”
李顺安笑道:“花什么银子?这莲花是在下亲手培育的!”刘广济不禁对他刮目相看:“仁兄好本事。我怎么早没听说?”李顺安这才说,他也是刚刚学会的,这是他培育出的第一批。刘广济更感兴趣了,问他怎么忽然想出要培育碗莲。李顺安倒给他讲出一个故事来。
这还是头年的事儿。刚过完年,一天早上,李顺安信步来到临河边,却见崔秀才蹲在河边,捂着脸哭,哭得很伤心。他就问崔秀才遇到了什么难事,自己能不能帮他。崔秀才说他老婆病了,家中却无钱医治,觉得自己太是无用,为此才哭。李顺安从袖袋里掏出一两银子给了他,让他快带老婆去看病,这银子也不用还了。崔秀才转哭为笑,欢天喜地地走了。
夏天,崔秀才送给他一盆碗莲。李顺安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新奇的宝贝,马上问他是哪儿来的。崔秀才说,是他自己培育的。他收下了李顺安的银子,给老婆医好了病,还不起钱,又无以为报,忽然想到自己看的一本书中介绍了如何种碗莲,他就试着种了两棵,果真成了,赶忙给李顺安送来了。虽说不值钱,但新鲜啊,也是他的一番心意。
李顺安眼珠儿一转,却想到了这是个难得的商机。他详细询问了培育碗莲的过程,崔秀才一一道来,他也一一记在心上。当时时令已过,培育不得了,他就先行准备材料。等到今年早春,他就培育了百十盆,现下是都长好了,他回去就可开卖了。想到这碗莲如此雅致,刘广济又是雅士,特意先送过来。
刘广济淡淡地问道:“你这碗莲,准备卖多少银子?”
李顺安想了想说:“一两银子。”
刘广济忽然变了脸色,冷冰冰地说道:“你打的好算盘!两盆莲花,就想打出本官的名头?”
李顺安没成想刘广济一眼就看透了他的心思,忙着施礼赔罪:“大人息怒,大人息怒。小民没那意思,只是想送给大人两盆花。”刘广济从鼻孔里冷哼了一声:“真要给本官送两盆花,还要搞出那么大的动静?本官最恨被人当傻子耍。怎么送来的,你怎么拿回去!否则,别怪本官无情!”
这真是拍马屁拍在了马蹄子上。李顺安这个气呀。可他也不敢跟知县大人较劲呀。他赶紧叫回了喜庆班子,又是一通敲锣打鼓,百姓们又围过来看热闹了。李顺安端着两盆莲花,骚眉搭眼地从府衙里走出来。百姓们不禁议论纷纷。有人就问李顺安:“你送给知县大人的花,怎么又拿走了?”李顺安赌气地说:“知县大人是清官,啥都不收,只看了看花儿!”
再说刘广济,越想越气,命差役把崔秀才给带到了大堂上。
崔秀才一脸懵,迷茫地望着刘广济,颤着声儿地问道:“大人,但不知小民,犯了啥错?”
刘广济问道:“李顺安栽培碗莲,可是你教的?”
崔秀才点头应道:“是。但不知教了他种碗莲,又是犯了啥错?”
刘广济狠狠一拍惊堂木,怒道:“你一个秀才,公塾的先生,竟然如此无知,真是可恨!莲藕莲藕,那莲乃是为藕而生。藕是本,为人食用。你们培育出的碗莲长藕吗?不长藕了,又有何用?真是教人玩物丧志。拉下去,重打十板!”他生气地丢下水火令签。
崔秀才还想辩解,可差役们不听啊,把他拉到堂外,“噼里啪啦”打了一通板子。崔秀才趴了半天,这才缓过神儿来,爬起身,一瘸一拐地回了家。
这事儿很快就在临州城里传开了。
李顺安听说了,赶紧到崔秀才家去探望。百姓们的传言,添枝加叶,添油加醋,他原本是不信的,可崔秀才说,就因为教给他种碗莲,这才挨了打,理由也是十分荒谬,竟说种碗莲会玩物丧志。李顺安越想越气。但气归气,他就是气死了,也拿这知县大人无可奈何。自古有云:民不与官斗。他做生意的,自然更明白这个理儿。但既然刘广济这么不喜欢碗莲,他是不敢在县里卖了,只好运到州府去。刘广济再不喜欢碗莲,也不敢到州府去找他的麻烦。李顺安给了崔秀才二两银子,让他买些吃食补养补养身子,他回到家,让家人套上马车,装了碗莲,奔着州府去了。
州府要比临州繁华富庶得多,且多文人雅士,对这碗莲一见倾心,喜欢得不得了,争相购买。李顺安也是随行就市,那碗莲的价格一涨再涨,后来竟卖到了四两银子一盆。几天的光景,碗莲全部卖完,赚了个盆满钵溢,李顺安乐开了花。
李顺安得意洋洋地回到家,还没坐稳当,就有差役来了,说是刘广济请他去一趟。李顺安心里“咯噔”一下。这刘广济犯了什么毛病,竟跟他死磕上了。但知县大人有请,他哪敢不去。他就心怀忐忑地出了门。
他跟着差役进到县衙,来到书房里,却见刘广济黑着一张脸,看了看他,问道:“碗莲都卖了?”李顺安忙道:“托大人的福,都卖了。”刘广济说道:“本官听说你的碗莲卖得不错,定是大赚了一笔,也定然准备明年再多种一些,即刻就要派人到江南去采购莲子了。本官特意把你叫来,就是说给你几句话听。”李顺安忙着说:“大人请讲。小民洗耳恭听。”
刘广济重重地叹了口气,而后问道:“你猜本官喜不喜欢碗莲?”李顺安想了想,点点头道:“大人该当喜欢。小民那日给大人送来,大人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又在房中换了几个地方,那是看摆在哪里更合适了。但大人最后退给了小民,小民就糊涂了。”
刘广济苦苦一笑:“本官虽然喜欢,却不敢留。崔秀才虽然无罪,本官却打了他。你知道是为何?那是因为,莲藕本该长在池塘里,无人注目,那是最好。一但摆上案头来,成了新奇之物,那就要引出不尽的祸端。”
李顺安一惊,忙着问道:“小民糊涂。还请大人明示。”
刘广济道:“朝廷若是把碗莲定为贡品,临州将苦不堪言!”
李顺安心头一震,半天无语。
刘广济又微叹了口气,说道:“朝廷若将碗莲定为贡品,就只能由仁兄你来担负这个事情了。你还是早做打算吧。别到时候打你个措手不及,赔了夫人又折兵呀。”
李顺安忙着躬身行礼:“谢大人提醒。”
培植碗莲,也是需要很多物品的,要派人分头去购买。经刘广济这一提醒,李顺安就在原有数量上加了一百盆。朝廷果真要了,官员们就会层层加码,加到他这儿还真不知道得多少,而且还都得挑最好的。给不给钱,又能给多少钱,那都是未知数。而且临州距京城,一千多里,路途遥远,运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听刘广济那意思,这个祸是他惹下的,就得他来承担,不能给穷苦百姓们派捐。这个苦果,只有他自己吞下。
半个月后的一天,差役忽然跑来,说知县大人有请。李顺安忙着问是什么事。差役笑着说,给李大哥道喜,刚刚知府大人派人来传话,说你家的碗莲被朝廷看上了,定为贡品呢。李顺安眼前黑了一黑,险些就要晕倒。刘广济聪明绝顶,早就想到这一步了啊,可惜自己愚笨,没弄懂他的意思。
进到县衙里,知府大人派来的差役跟他宣读了公告,就是把碗莲作为本州府献给皇太后和皇帝的贡品,由临州县负责,每年一百盆,要品质上佳,及时送到,否则治罪。刘广济和李顺安哭丧着脸接过公告,送走了差役。
李顺安欲哭无泪。
刘广济重重地叹了口气:“那碗莲羸弱细嫩,哪经得住千里颠簸呀。仁兄啊,碗莲要栽培,这运送的法子,你也要想好。不然,就得吃不了兜着走啦。”李顺安忙着说:“求求大人,你学识渊博,聪明绝顶,快帮小民想个办法吧。”刘广济白了他一眼:“本官若想得出来,早就告诉你啦!”
李顺安只好告辞出来。
这年刚过完年,李顺安带着两个家人,赶着马车,奔了京城。直到夏末,他们这才回来。李顺安连家门就没进,直接奔了县衙。刘广济忙着问道:“结果如何?”李顺安说:“成了。”刘广济仰天轻笑:“如此,也不枉我一番苦心了!”
原来,这是刘广济使出的一计!
碗莲成了贡品,会让李顺安和临州百姓苦不堪言。李顺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苦苦哀求刘广济帮他想一个万全之策。刘广济学识渊博了,想了几日,果真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李代桃僵。早就听闻京城附近有许多温泉,若能打出一口温泉井,让热气在房内氤氲,房内温度上升,就可早育碗莲。提早送进宫里,那才更抢眼呢。
李顺安听从他的建议,带着家人和物品提早赶到京城,租下一口带温泉井的院子,加盖了院顶,又打开温泉井的盖子,让热气在院子里氤氲。果然,院子里很快就热起来,比外面早了一个节气。李顺安又雇了些当地人,带着他们栽培起碗莲来。
两月有余,刚入夏,那些碗莲就已生叶开花了。李顺安送进城里去卖。京城人哪见过这样的稀罕物,纷纷围过来。李顺安怕都给卖光了,就把价钱定的很高,十两银子一盆。只有达官显贵买得起,别人就只有看看了。皇宫里的采买太监见了这稀奇物,一口气买了二十盆,然后就询问是哪里来的,李顺安忙着说是大兴。
过了几天,大兴知县找到他,说宫里已经传下话来,要一百盆碗莲。他就让大兴知县先挑出了一百盆最好的送进宫里。过了两个月,他又带着一百盆送进宫,当然说是临州碗莲了。宫里却说这花来得迟了,成色也不如大兴的好,以后就不要送了。李顺安等的就是这个结果,就近处理了这些碗莲,收拾了家什,高高兴兴地回来了。
讲完了,李顺安感喟地说:“这个碗莲,险些惹出大祸来,我是再也不敢乱种了。”刘广济频频点头。
两年过后的一天,一名差役急急慌慌地找到李顺安,拉起他的胳膊就走:“快,去迎接知府大人!”李顺安结结巴巴地问道:“我、我去迎接知、知府大人?”差役道:“知府大人点着你的名,你就快去吧。”李顺安的心可就提起来了。他又不认识知府大人,知府大人怎么会点着名的要见他呢?
李顺安赶到县衙门外,却见刘广济带着官差们也在迎候。他悄声问道:“大人,我又不认得知府大人,他怎么会要见我呢?”刘广济也摇了摇头,说他并不知情,传话的人也没说。
不一会儿,知府大人的仪仗就来了。知府大人走出官轿,李顺安瞬间就僵住了,惊得目瞪口呆。这新任知府,就是两年前的大兴知县。当初他耍了个李代桃僵的诡计,把现贡一事转嫁到了大兴县上,这知府大人能饶过他吗?知府大人笑着对李顺安说:“我备了一份薄礼,特意来谢谢你。”
差役就送上一份礼物。
李顺安诚惶诚恐地问道:“大人,你为何要谢我?”
知府大人微微一笑:“你帮我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呀!”
知府大人这才说,他任大兴知县时,很是焦忧。大兴县就在京城之外,但百姓生活却很困苦。他也一直没想出让百姓致富的法子。李顺安去栽培碗莲,让他茅塞顿开。大兴有温泉,让热气散出来,房里四季如春,不光能栽培碗莲,还可以栽培各种花卉和蔬菜呀。只要你栽培出来,京城里的达官贵人有的是钱,他们都会心甘情愿地去买呀,那百姓不就有钱了吗?两年下来,不光是大兴碗莲已经有了很大的名声,行销许多地方,就是大兴产的各种反季节花卉和蔬菜,也都声名鹊起,在京城里很是抢手。有了这条财路,百姓们的日子也好多了。他升任知府,想起李顺安就是临州人,头一件事就是来感谢他。
李顺安和刘广济面面相觑,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转载《民间故事选刊》
松龄鹤岁 福寿延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房屋信息
寻人/寻物/打听事
艾湛云
356
主题
497
回帖
1675
金豆
版主
UID
138
积分
4486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694 小时
注册时间
2024-7-16
最后登录
2025-10-28
加好友
发消息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车友之家
摄影之家
餐饮美食
阳都文学
书画与收藏
游山玩水
花鸟鱼宠
手机/电脑/数码/娱乐
体育休闲
打谣宣传
图文推荐
君越超市西邻电子元件厂家属院楼房出租
7 小时前
澳柯玛大道西开元轴承公寓六楼对外出租
10 小时前
新城二村房屋带院出租
11 小时前
出售金彭99成新电动三轮一辆,仅跑了二百多公里。
昨天 13:52
凤年春酒沂南事业部招聘
昨天 13:33
热门排行
1
代办营业执照,代理记账,代办各类资质,处理一切企业问题
2
走进五彩山
3
用人找我
4
通达搬家
5
诚聘销售经理3名!
6
五点下班,诚聘销售和采购,接送孩子不耽搁
7
老物件有认识的不
8
为了自己的梦想,在慢慢的成长。
9
这东西能吃?
10
我们一块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