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查看: 58|回复: 0

民间故事《临州第一香》

[复制链接]

345

主题

485

回帖

1444

金豆

版主

UID
138
积分
3804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4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24-7-16
最后登录
2025-4-11
发表于 2025-2-24 06: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临州第一香

  陈朝贵是临州城里望江楼饭庄的东家。这年春上的一天,他去给亲戚祝寿,晌午时走到了堂花镇。这天正逢堂花镇的集日,热闹非凡。街上已是摩肩接踵,他骑着毛驴已难行走,只得下了驴,放慢了步子。这就耽误了工夫,不知不觉间已快晌午了。他正行间,忽然一阵异香扑面而来,直钻肺腑,他馋得吞了下口水,就闻着味儿找下去。
  那是一家包子铺,包子刚刚出屉,一个五十来岁的瘦老头儿正守着笸箩卖包子。一群人正争先恐后地抢着买包子。他也挤上前去,买了五个大包子,捏起来就吃,刚咬到嘴里,就觉得满嘴流香,以前吃的那都不叫味儿啦。他灵机一动:要是把师傅挖到望江楼,望江楼不光是添了一道香包,更能引得更多的食客前来,那不就能赚更多的钱了吗?
  他过去跟老头儿一聊,得知老头儿姓谢,是镇东桃园村人,平常在家种地,只有集日才来蒸包子卖。陈朝贵就邀请谢老头儿到他的饭庄上去蒸包子,每月给他一两银子。
  谢老头儿听说有一两银子好赚,马上应承下来。
  陈朝贵给亲戚祝寿回来,谢老头儿已经背着小包袱等着他了。陈朝贵把他带进城,安顿在饭庄里,让他先蒸锅包子试试。谢老头儿真不含糊,先跟白案要来一块老肥,和了面,白布一罩,放到一旁。他这边又剁好肉,拿好了一应作料,然后跟陈朝贵说,他得回屋去了,明天再蒸包子。陈朝贵知道,大凡名厨,都有暗藏的玄机,那是不可示人的,就点头应了。谢老头儿来回几趟,把面和馅、作料都搬到了自己房里,闭门不出了。
  大厨王五存在一旁看着,心里却结了个疙瘩。俗话说,同行是冤家。打从东家带着谢老头儿进门,王五存就觉得他受到了威胁。正所谓一山难容二虎嘛。所以,谢老头儿和面、切馅、找作料,他就在旁边仔细看着,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等到谢老头儿把东西都搬回房里,他心里一空。谢老头儿应该有秘制调料,就放在他的房里,这是回去偷偷放了。王五存眼珠儿一转,马上就有了主意。
  下晌,王五存偷偷找到了赖六。赖六是临州城有名的宵小,专干些鸡鸣狗当的勾当,但没被逮住过,官府也拿他没辙。王五存把五两银子放到桌上,说道:“借你的迷魂烟一用。”赖六看到白花花的银子,眼珠子早就瞪大了,口水都快流下来了,也不多问,收起银子,就给了王五存一管迷魂烟。
  戌时,客人们酒足饭饱,逐渐散去,望江楼这才关门上板,杂伙们又忙碌了一阵,把厅堂和后厨都收拾利落,这才离开。
  王五存先随着大伙儿出了饭庄,拐上通往自家的小街,别人就往前走了。他在暗影处躲了一阵子,见街上再没人影,这才贴着墙根的暗影处,又返回到饭庄的后院。谢老头儿就住在后院的一间房里。后院墙不高,王五存搭手一跃,就跳了进来。他摸到谢老头儿窗外,侧耳一听,屋内有均匀的呼噜声,想那谢老头儿睡得正香呢。他就掏出药巾,围住了口鼻,然后掏出竹管,捅破窗纸,往屋里一喷。
  片刻之后,他就佯装上去敲门,屋里也没动静,想是谢老头儿已被迷晕了。他就拨开门闩进了门,谢老头儿果然毫无反应。他胆子大起来,往旁边一看,柜上放着一盆面、一盆馅。馅盆边上,有很多作料。想是谢老头儿刚进城,累倒了,作料还没来得及放,就先睡着了。他察看了一番,不见特制调料,又翻箱倒柜地找,也不见。他确信屋里的每个角落都翻到了,就是不见特制调料,又怕药劲儿一过惊醒了谢老头儿,只得先出来。
  第二天一早,陈朝贵就到后厨来等着了。谢老头儿端来面和馅,上手开包。王五存和几个厨子都站在一旁看着。谢老头儿很快就把包子包完上了屉。王五存心里更是犯疑:谢老头儿没有特制调料,就能把包子蒸得奇香无比?看谢老头儿那神情,好像并没发觉有人偷偷进过他的屋里。而谢老头儿的做法太普通了,没一点儿稀奇啊。他也知道东家是个口高的主儿,轻易看不上人呢。这谢老头儿能被东家相中,应该不是个一般人。
  一袋烟的工夫,屉上冒出热气来。那包子的香气,就随着热气冒出来,越来越浓,越来越重。几个厨子一闻到这香气,已忍不住暗暗吞了吞口水。王五存纵是吃过许多美味,也做得一手好菜,但这奇妙的香味也难以抵挡,悄悄咽了咽口水。
  过了一刻钟,包子下屉,陈朝贵先拿过一个来吃了一口,点着头说:“是这味儿!”王五存拿过来,吃了一口,脱口叫道:“香!”
  话一出口,王五存心下先吃了一惊。这不是承认谢老头儿很牛了吗?他真想扇自己一个嘴巴。但话一出口,绝对没有收回来的道理。他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但香喷喷的包子在手,不吃多难受啊,他又大口地吃起来。大伙儿尝了,也纷纷竖起大拇指说,确实香啊,这是他们吃到的最香的包子。陈朝贵高兴地说道:“谢师傅的手艺,大家都领教了,咱们饭庄就正式推出了。该起个什么名字呢?要振聋发聩呀。”王五存转着眼珠儿想了想,说道:“应该叫临州第一香。”
  陈朝贵也是个好大喜功的主儿,就说道:“那就叫临州第一香吧。”谢老头儿倒有些自知之明,忙着摆手说:“临州第一香,这名头太大了,咱可不能贪大。不如就叫吃不够香包吧。”陈朝贵虽然觉得这个名字土,但一时也想不出更好的,就用这个名字吧。他让伙计写了大字招牌:从本日起,望江楼推出吃不够香包。
  招牌挂出去了,王五存却转着眼珠儿,想着怎么坏了谢老头儿的好事儿。谢老头儿一旦在望江楼扎稳了根,他的地位就不保啦。他很快就想出一个主意来。他偷偷叫来了杂伙刘小六。刘小六一直想跟他学厨艺,对他的话惟命是从。王五存说:“咱得想办法把谢老头儿挤兑走。”
  刘小六点着头说:“师傅,我明白。他要是做大了,东家看重他,就会轻视你。一个蒸包子的,连厨子都不算,哪能让他挤了咱呀。”王五存小声对刘小六吩咐道:“把葱姜蒜都给他换成烂心儿的,让他蒸!”刘小六立时就明白了,马上下去准备。
  第二天一早,谢老头儿来到后厨,先和好了面,又剁了肉馅,再去准备作料时,他发现葱姜蒜都是坏的。外表看着都没毛病,但切开一看,却是烂了心的,闻着都有股烂臭味,咋使啊。他叫过了刘小六,问是咋回事。刘小六小声说,后厨里所有材料的采买,都是东家的小舅子管着,买好买坏,大伙儿都凑合着用,谁敢说话呀。说完,他还吐了下舌头。谢老头儿也忙着点点头说:“那就不说了,啥都不说了。”他没再问葱姜蒜的事,转身去择菜了。
  快到晌午时,谢老头儿把包子装进了屉,下面的灶里烧起火来。锅上冒出热气,香气也开始弥漫开来。王五存小声问刘小六是否按他交待的办了。刘小六拍着胸脯说,办了。他还一直在旁边看着,结果发现谢老头儿没出过饭庄,也就是说,他的包子馅里根本就没放葱姜蒜。王五存惊得眼珠子险些掉出来。馅儿,馅儿,作料占一半儿。这就是说,馅儿拌得香不香,作料很关键。而作料中,葱姜蒜又最重要。比例稍稍差了点儿,馅儿的鲜香都差着呢,谢老头儿却没放作料,怎么拌的馅啊!
  包子熟了,满饭庄都飘着香气,甚至整条街都香气氤氲。很多食客闻着味儿来到饭庄,看到门口挂出的招牌,立时明白了,赶紧点吃不够包子。几屉包子很快就卖完了。食客们吃着,直呼太香了。陈朝贵笑着。有这吃不够香包一带,饭庄的生意又可兴旺发达啦。
  王五存偷偷留下了一个包子,得空一尝,鲜香满口。他掰开了细看,馅儿里有葱姜蒜啊。他找来刘小六,质问他是怎么回事。刘小六拍着胸脯保证,谢老头儿真没出过饭庄,也没用后厨里的葱姜蒜,这包子里的葱姜蒜,真不知道是哪来的呀。王五存觉得刘小六没必要跟他说谎。可这葱姜蒜是哪来的呢?看来这个谢老头儿真不能等闲视之,更不能留了。王五存咬了咬牙,想到一个更馊的主意。
  再说谢老头儿,可谓旗开得胜,一炮而红,更不敢掉以轻心了。他悄悄找到陈朝贵的小舅子,说了葱姜蒜的事。陈朝贵的小舅子指天发誓说,他采买的东西绝对没毛病。姐夫家的饭庄生意好,他才能跟着沾光啊,绝没有搅黄的缘由。他跑进后厨,拿来了一应材料,果然都是新鲜的。他又跟谢老头儿说,明天一早,他会把购买的食材亲手交到谢老头儿手里,省得再出岔儿,把脏手泼到他头上。谢老头儿明白了,这是有人暗中捣鬼呢。他也不觉提上了小心。
  转天一早,陈朝贵的小舅子亲手把一应材料交到谢老头儿手里,果然样样新鲜,都是真材实料。谢老头儿又按部就班地做起来。眼看着就要到饭点儿了,谢老头儿正准备蒸包子,忽然,一头黑猪闯进了后厨。原来是张屠户宰猪时,几个伙计没按住,那猪吃疼跑了,见后厨门开着,就嚎叫着冲进来。伙计们手忙脚乱地抓猪。等到猪被抓住,后厨里已经一片狼藉。不知道是谁碰翻了谢老头儿的馅盆,一盆包子馅全折到了地上。谢老头儿看着,欲哭无泪。
  王五存幸灾乐祸地说道:“谢老头儿,你就把馅收起来接着包吧。也没啥,就是多了一味作料,吃着有点儿牙碜。”陈朝贵正好进来,大声说道:“不可!咱不能砸了自己的买卖呀!”王五存说:“那么多人点了包子,咱没的可上,还不是要得罪食客吗?”陈朝贵沉着脸,一时也无着。王五存说的在理。食客们今天吃不到包子,觉得你没信义,下回没准儿就不来了。
  可都这个点儿了,再重新剁肉拌馅,已经来不及啦!
  这时,张屠户已宰好了猪,把肉扛进来。谢老头儿笑着说道:“别急,别急。有肉就行啦。”他拿过肉来,洗净了,横竖一切,把肉切成了鸡蛋大小的肉块,然后装进盆里,又端回了自己屋里。过不片刻,他就端回了一盆拌好了的包子馅,包起包子来。这么快就拌好了一盆馅儿,人们看了个瞠目结舌!
  包子上屉,灶里烧起了火。不一会儿,香气出来了,还是那么香。又过了一刻钟,包子出屉,陈朝贵先拿过一个来,尝了一口,满嘴鲜香,他不觉惊叫道:“好吃,好吃啊!谢师傅,你这手艺,真是绝啦!”谢老头儿只笑了笑,没说话,转身回屋去了。
  王五存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谢老头儿在屋里放了什么呀,怎么端着肉进去,瞬间就能端着馅出来?而他又明明进屋看过,屋里啥都没有啊。你越是有能耐,我越是不能留你啊。王五存阴冷地一笑,心里就有了一个更狠的主意。
  这天晚上,饭庄关门上板,杂伙们把后厨和厅堂收拾利落了,这才收工,各回各家。谢老头儿回到屋里,洗漱干净,刚躺到炕上,就听到“咚”、“咚”两声响。他刚爬起身,两个人已破门而入。
  一个人冷冰冰地问道:“你就是谢老头儿?”
  谢老头儿战战兢兢地说:“是、是我。”
  那个人道:“你挡了人家的道,就别怪人家对你不客气啦!”说罢,两个人就挥舞着棒子,要来打谢老头儿。谢老头儿捂住了脑袋,只能听天由命了。那两个人来到他跟前,却没动手,吸了吸鼻子,说道:“好香啊。谢老头儿,你藏着啥好吃的?”
  谢老头儿说:“包子,就俩包子。”那人就命他快拿出来。谢老头儿就从柜里拿出了两个包子。他要熬夜,怕饿了没的吃,这才留了两个包子。那人接过包子,咬了一口,就脱口而出:“香,真香!”另一个人慌忙抢过了另一个包子,咬了一口,也说道:“香,真香。”两个人三两口就吃完了包子,没吃过瘾,倒把馋虫勾起来了。一个看了看柜上摆着的面盆和馅盆,灵机一动,就对另一个小声说道:“听说谢老头儿蒸的包子,号称临州第一香,咱还没尝过呢,不如让他先给咱蒸几个尝尝。”那个也说:“行!”这人就对谢老头儿说道:“你去给我们蒸几个包子吃吧。我们吃得高兴了,兴许对你下手还轻点儿!”
  谢老头儿哪敢说啥,端着馅盆,那人就帮他端着面盆,进到后厨里,开始蒸包子。忙了小半个时辰,包子下屉,那两个人开始吃。光吃包子似乎差了些意思,少了滋味呀,一转脸,看到墙边放着两坛酒,包子就酒,越喝越有。两个人搬过酒来,倒上一喝,果然味道绝美。不知不觉中,两坛酒下了肚,一屉包子也吃了个净光,两个人眼前迷糊,脑子里犯晕,趴在桌子上,睡了。谢老头儿就不慌不忙地把他俩捆了起来。
  等到天亮,陈朝贵他们来了,就把两个人送了官。县官没二话,先给两人一通板子,那两个人就交待,是王五存雇的他们。王五存也被逮来,先挨了一通板子,然后就要被关进大牢,等候发落。王五存不服气地大声喊道:“谢老头儿,我进大牢,你也让我进个明白呀!”谢老头儿说:“有啥不明白的,你就问吧,我告诉你。”王五存说:“你没啥特殊调料,为啥还要把面和馅搬回房里?”
  谢老头儿微微一笑,说道:面要发得匀,还得劲道,就得勤翻动。每个时辰翻动一次,还得揉揉。作料是蒸好包子的关键,那就更讲究了,也是不能一股脑地都放进去的。作料有沉有鲜。沉的就要多放一些时候,让它们的味道能够完全被浸出来,肉才会有种厚重的香气。鲜的呢,则要后放,但放的工夫也不一样。比如姜,在鲜的里算是沉的,要先放。葱最忌热,放进馅里的工夫长了反倒会有熟烫味儿,要在临蒸的时候才放进去。蒜味最重,不能直接放到馅里,要打成汁,再掺上水,味道若有若无就好。这些东西要放后厨里,他来回跑着太麻烦,这才搬回屋里。
  王五存又问道:“可那天,你的馅盆被打翻了,你端着肉回了屋,不会儿就搬了一盆馅出来,那又是咋回事?”
  谢老头儿笑了:“我那包子馅,都是提早一天喂着。你毁了我头天喂好的,我只能用当天喂的那一盆来代替了。味道虽然差了点儿,但也不会差到哪儿去。我切好的肉,赶紧放上作料,是怕到时候喂不出味来。趁着你们歇着的工夫,我又给剁了馅。”
  王五存还想再问问烂葱烂姜烂蒜的事,这一想,立时就明白了:谢老头儿用的是头一天备下的作料,第二天一早又把作料顶上去了,正好把他那些烂葱烂姜烂蒜躲过去了。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深深地勾下头去。
  包子擒凶的故事,被人们传得神乎其神。谢老头儿的名声更大了。望江楼也是生意兴隆。虽然招牌上写的是吃不够香包,但人们都说,那是临州第一香!
  
原载《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松龄鹤岁 福寿延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
沂南论坛 ( 鲁ICP备19048380号-1|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89号 )

GMT+8, 2025-4-11 07:3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