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查看: 100|回复: 0

民间故事《买娘》

[复制链接]

345

主题

485

回帖

1445

金豆

版主

UID
138
积分
3807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5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24-7-16
最后登录
2025-4-12
发表于 2025-2-19 06: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艾湛云 于 2025-2-19 07:01 编辑

买 娘

  明朝熹宗皇帝朱由校在位时,宠信宦官魏忠贤。魏忠贤大权在握,朝政独揽,网络党羽,权倾天下。一时间,人们只知有忠贤,不知有皇上。虽则如此,但还是有耿直的官员,冒死上书,弹劾魏忠贤,让魏忠贤时刻提着心。
       这天早上,魏忠贤察看官员的奏折时,又发现有人弹劾他。他不认得字,特意找了认字的小太监看奏折,再把重要的念给他听。听说这个奏折是弹劾他的,他就加上了万分的小心。但小太监认字也不多,更何况官员写的文绉绉,更让他不知所云。但其中提到他不忠不孝,他还是明白的。
  魏忠贤眼珠儿一转,马上想到了一条对策:我现下就做忠孝之事,让事实来打你的脸,你再说我的坏话,皇上就不信了。打定了主意,他又犯起愁来。忠孝忠孝,忠的是皇上,孝的是父母。可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是跟着哥哥魏钊长大的。现下想孝敬父母,也没处孝敬啊。
  魏忠贤是个聪明人,眼珠儿再一转,又拿定了主意。九千岁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什么事都能办成,还找不到一个妈吗?傍晚,魏忠贤回到西直门外金鱼胡同的家中,喊过了心腹魏小宝,悄声吩咐道:“你回趟肃宁,给我找个妈来。”
  魏小宝还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呢,反问道:“九千岁,你说啥?”魏忠贤只好再重复一遍:“你回趟肃宁,给我找个妈来。”魏小宝惊得目瞪口呆,眼珠子险些没掉到地上。魏忠贤说道:“你只管寻来,只要愿意给我当妈,别的事就不用你管了。”魏小宝应下来,却是满肚子的迷惑。
  第二天一早,魏小宝就出发了。
  北京城到肃宁,四百多里路,魏小宝坐着马车,走了三天就到了。他谨记着魏忠贤的嘱托,此事只可秘密进行,切不可大张旗鼓,就在县城里一家客栈安顿下来,然后揣上银票,出了门。
  魏小宝可不是个老实的货色,这就是去寻花问柳的。他可是个老手了,路都不用问,寻着灯光就找去了。肃宁城本就不大,几家妓院就在城南。远远听到那里有歌舞嬉笑之声,魏小宝更是猴急,大步奔到怡美院前,却猛地从斜刺里冲出一个人来,一把搂住了他,急切地说道:“你带我进去吧!”
  魏小宝吓了一大跳,下意识地一把推开那人,跳到一旁。那人蹲在地上,捂脸而泣。借着灯光,魏小宝才看清那是个白发妇人,不觉奇怪地问道:“老太太,你要进去干嘛?”老太太正要说话,老鸨却带着几个家丁从怡美院里冲出来,恶狠狠地对老太太说道:“你若再坏我生意,我就对你不客气啦!”
  那老太太忽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给老鸨磕了一个头,这才可怜巴巴地说道:“大侄女啊,我若是还有别的路好走,又怎么会来找你?求求你了,把我买下吧,给点儿银子就行,我好去救我家孙子。”老鸨给气乐了:“大娘啊,就你这岁数,还想要生意啊?只怕坟里挖出来的老骨头都不会找你。快走快走,别耽误我做生意。再赖着不走,我就不客气啦!”
  那几个家丁更是跃跃欲试。魏小宝看着老太太,灵机一动,问道:“大娘,你今年多大岁数了?”老太太说:“七十八。”魏小宝心里暗笑:这不正是自己要找的人嘛。九千岁今年五十七了,在家中排行老四,他妈今年七十八,好歹也说得过去。魏小宝也顾不得耍了,对老太太说道:“我给你个挣钱的门路,你跟我来吧。”老太太应了,跟着他回到客栈。
  魏小宝问起老太太的身世,老太太就一五一十地讲了。老太太名叫曹罗氏,乃是肃宁城东果子洼村人,老伴儿和儿子、儿媳都已去世,只和孙子曹玉相依为命。前些日子,曹玉跟人打架,把人打伤,被官府押进了大牢。她卖了房子和土地,但官府还说不能放人,她走投无路啊,才想到卖自己的。她又问魏小宝怎么能赚到钱。
  魏小宝盘算了一下,说道:“我们主家想买个娘,供个一年半载,再把你送回来。这个娘你若当得好,让我们主家高兴了,给你百八十两银子,可不就能救回你宝贝孙子了吗?”
  曹罗氏一听,还挺高兴,当即就想应下,但转念一想,又摇了摇头说:“我等不得呀。一年的工夫也太长了。万一官府把我孙子治了罪,我还挣钱干嘛呀?”
  魏小宝想了想说,咱就给官府打个欠条,官府等着你拿银子来赎人,就不会为难你孙子了。曹罗氏一想也是这么个理儿,就应了。
  等到天亮,曹罗氏赶到县衙,找到知县,说了她的想法,知县倒同意了。曹罗氏写下欠条,押在县衙里,她就跟着魏小宝进了京城。
  魏忠贤看到曹罗氏,得知她不光通情达理,还会写字,真是喜出望外。他把自己的想法一说,曹罗氏就明白了,拍着胸脯说:“九千岁你放心,以后我就是魏罗氏了!你教给我的那些话,我也都记住了。”魏忠贤还不放心,跟曹罗氏演练了几回,曹罗氏倒装得是模是样。魏忠贤又让魏小宝带着曹罗氏,秘密出了京城,来到通州候着。
  第二天,魏忠贤进宫伺候朱由校时,捡了个空子,说道:“皇上,老奴跟你讲个事。”朱由校道:“你快讲!”魏忠贤就说,他一直尽心竭力地伺候皇上,为国操劳,顾不得尽孝。现今皇上把国家治理得繁荣昌盛,他也省了许多心,就想把老娘接进京城来享几天福。只怕老娘一来,就要分些心思,怠慢了皇上,皇上会生气啊!
  朱由校忙道:“照顾老娘,乃是为人之子的本分。朕绝不会怪你,反倒觉得你够孝顺,可为人师表啊!”魏忠贤大喜,忙着跪倒谢恩,然后就去安排迎接老娘进城的事了。
  两天后,魏忠贤带着仪仗队隆重出发了。一路行至通州,接回老娘,行了大礼,而后就大摆宴席,给老娘接风洗尘。魏忠贤权比天大,亲信党羽众多,闻听他接来了老娘,都极尽巴结之能事,又是送礼又是参拜,自然又把魏忠贤之孝恭维了一番。魏忠贤收了重礼,又被夸奖,很是得意,更觉得自己聪明绝顶,才会想出这么奇绝的主意。
  待得众人散去,魏忠贤安排老娘去歇息了,他也正要睡觉,却见魏钊大步走进来,惊奇地问道:“兄弟,听说你接老娘来了,这是搞的哪一出儿啊?咱娘可早死了!”
  魏忠贤一拍脑门,这才想起自己还有这么个哥哥,怎么倒把他给忘了。魏忠贤爹娘死得早,他是跟着哥哥长大的,得势以后,也没忘了哥哥的养育之恩,恳请皇上赐了官职,为锦衣卫千户。魏钊一介农夫,哪懂得朝中之事,这个官职也是空的,他只管当官拿钱,却不干事,每天东游西逛,肆意享乐。魏忠贤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讲,魏钊不觉竖起大拇指,夸赞道:“我兄弟这脑子真是没治了!别人打死也想不出这么妙的主意啊!”
  魏忠贤对魏钊说,他也得认认这个娘,不然就会露馅,那就麻烦了。那些言官,可一直盯着要找他的茬儿呢。魏钊连忙点头。魏忠贤让丫鬟把曹罗氏唤起,带着魏钊就去拜见。
  魏钊和曹罗氏一见面,曹罗氏“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苦苦哀求:“求求你,放了我孙子吧,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老婆子也活不成啊!”
  魏忠贤一愣,忙问他们是怎么回事。魏钊迷迷糊糊的说他也不知道啊,曹罗氏倒一五一十地讲起来。
  今年年初,魏钊外出游玩,路过果子洼村,看中了路边的一片果园,就想据为己有,丢给曹罗氏十两银子。曹罗氏一家靠着果园生活呢,自然不卖。魏钊气急败坏地走了。没过俩月,她孙子就被官府抓了,说是把人打伤了,却说不出谁是苦主。后来她听到信儿,说是有人逼着官府这么干的,她就猜到是魏钊了。她卖了果园和房子,可官府还不放人,她到处找魏钊,又哪里找得到。没成想今日见到了。她恳请魏钊放了她孙子,她再也不要果园了。
  魏忠贤问魏钊:“可有此事?”
  魏钊点头道:“是这么回事。”
  魏忠贤扶起曹罗氏,安慰道:“你放心呆着,我这就让人去接你孙子。咱家怕他不肯来,你写封信吧。”曹罗氏赶紧修书一封,交给魏忠贤。魏忠贤也让手下给肃宁知县写了一封信,让他速速放了曹罗氏的孙子。他喊来魏小宝,把两封信都交给他。魏小宝接过信,又赶回肃宁了。
  八天之后,魏小宝回来了,身后却没跟着曹罗氏的孙子。曹罗氏焦灼地问他怎么不见孙子。魏小宝沮丧地说,他赶到肃宁,领出了曹罗氏的孙子,带他回京城。马车行至沙河镇时,忽然冲出一股劫匪,对他们行抢。魏小宝被打昏了过去。当他醒来时,曹罗氏的孙子已不知去向了。
  曹罗氏浑身颤抖,哆哆嗦嗦地问:“我那宝贝孙儿,可说了什么话吗?”魏小宝想了想,说道:“迷迷糊糊中,我听到有人喊:告诉我奶,我会活下去的,会去找她!听那声音,倒像是你孙子的。”曹罗氏点点头道:他说找我,定然就会来找我!
  不知不觉间,就过了两个多月,眼看着就快到魏忠贤的生日了。魏忠贤的生日,那可是件大事,一众徒子徒孙干儿干孙们早就忙开了。到了他生日这天,更是张灯结彩、宾朋满座,比过年都热闹。就连当今皇帝朱由校,都给魏忠贤送来了贺礼。
  吉时一到,众人就要给魏忠贤行礼祝寿了。魏忠贤却大声说道:“有老娘在呢,哪能先给咱家行礼。请我娘出来——”魏钊拔腿去请老娘。这时,众人忽然听到一声大喊:“苦啊,苦啊——”
  魏钊惊慌地喊道:“老娘上房了!”众人急忙跑到院子里,却见曹罗氏站在房顶上,指着魏钊和魏忠贤,大声骂道:“你们这两个不肖之子,辱没了祖宗啊!魏忠贤,你一个宦官,不好好伺候皇上,却把持朝政,残害忠良,结党营私,祸国害民!魏钊,你强占百姓土地,谋害人命,欺男霸女。生了你们两个逆子,我有何面目去见你们的爹呀?”
  魏小宝搬来梯子,爬上房檐,低声喝道:“老太太,你别再胡言乱语了!就不怕九千岁治了你的罪,等你孙子回来,就见不到你了!”曹罗氏凄然道:“我孙子没跟你回来,我就料到他已被你害死了。我孙子若活着,又怎会不来见我?我那孙儿一直跟我叫亲奶,却不会叫奶。你说这话,就是骗了我啊。”曹罗氏瞪着魏忠贤,大声喊道:“魏四,我好后悔生了你呀!”她一闭眼,从房顶上跳下来,立时死了。
  很快,京城的百姓们就知道,魏忠贤他娘嫌他和哥哥丢脸,跳房而死。众言官们也逮住这个机会,上奏疏弹劾魏忠贤。魏忠贤百口莫辩,他的声誉一落千丈。后来崇祯皇帝一继位,马上就拿他开刀了。

                            原载《故事林》

松龄鹤岁 福寿延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
沂南论坛 ( 鲁ICP备19048380号-1|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89号 )

GMT+8, 2025-4-13 00: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