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事《病根儿在哪里》
病根儿在哪里老洼乡乡长陈达生,工作倒是挺认干,可就是不愿显山露水,所以,他这个乡长一干就是十年,半个格也没升。可在今年全县的经济工作会议上,郭县长要求每个乡年内都要发展几个专业村时,陈乡长却一反常态,拍着胸脯向郭县长打了保票,说不出仨月,他保证发展起两个专业村。
果然,才过去两个半月,陈乡长就打电话向郭县长报喜,说两个专业村已发展起来:一个西瓜专业村是东坡村,一个养羊专业村是西河村,只等县长检查验收了。郭县长很高兴,决定来老洼乡开个现场会,让各乡镇负责人都来学习陈乡长的工作经验。
这天,郭县长率领各乡镇长们来到老洼乡。陈乡长一面让秘书通知两个专业村的村长来乡政府汇报工作,一面向郭县长等人介绍发展专业村的前后经过。过了好一会儿,还不见两个村长露面,陈乡长命秘书打电话催催。秘书打过电话,说两个村长已往乡政府来了,走着来的,估计还到不了。陈乡长一听骂道:“这两个抠门儿村长,都什么年代了还步行,别的村长早把自行车换成摩托车了。”郭县长一皱眉,说:“只知道节俭不行,还要讲解效率嘛!咱不等了,直接去两个村子看看。”
郭县长一干人出了大门,刚要往小车里钻,见远远地来了两个人。陈乡长一看,正是东坡村村长罗大牛和西河村村长马二蛋。两人走路的样子有点古怪,走在前面的罗大牛身子一歪一歪地,好像个跛子;根在后面的马二蛋,则像个时装模特一样迈着猫步。待他们走近了,陈乡长瞅怪物一样围着两人转了一圈,喝道:“你们俩这是搞什么鬼,走路不好好走?”
罗大牛和马二蛋眨巴眨巴眼,说:“我们天天都是这样走啊。”
陈乡长一脸狐疑:“天天这样走,你们两个中邪了?”
“中什么邪!俺们两个村的其他人都是这样走路的。”两人说着往远处一指。今天是乡里集日,各村来赶集的人来人往,里面果然有些跛脚和走猫步的人,十分扎眼。
郭县长年轻时参加过医疗队,懂得医学常识。他仔细察看了两人的面色,肯定地说:“你们这是一种病,病根儿可能在饮食上。走,我们现在就去你们村看看,找找这病根儿到底在哪里!”郭县长这样一说,其他人只好附和跟随,检查专业村变成了帮专业村找病根儿。
郭县长让罗大牛和马二蛋上了他的小车,直奔东坡村。一进东坡村地界,道路坑坑洼洼,车子挑起了摇摆舞。郭县长颠得受不了,只得下车步行。罗大牛一跛一跛地走在前面,郭县长根在后面,也不由自主地跛起来。众人也都下了车,身子一歪一歪地跟在郭县长后面,样子十分滑稽。郭县长望望两旁一片片长势正旺的西瓜秧苗,在瞅瞅脚下坑坑洼洼的路,忽然站住不走了,说:“东坡人的病根儿我找到了。走,再去西河村看看。”
众人上了车,直奔西河村。郭县长的车子走在最前面,开到一条河前停下了。马二蛋说:“下车吧郭县长,过了河就到了。”郭县长见河上只有一个独木桥,问道:“车子开不进村吗?”马二蛋说:“进是能进,那得绕8里路走上游的桥。”郭县长只好下了车。
河不算宽,但水流得挺急。独木桥是一根老柳树架成的,看上去就有点眼晕。众乡长劝郭县长别走这独木桥,还是绕上游的桥吧,8里路坐上小车一眨眼不就到吗?郭县长一言不发,注视着独木桥发愣。
此时,马二蛋已迈着猫步上了独木桥,两只胳膊一摆一摆地掌握着平衡,很快就走了过去。郭县长二话没说,也学马二蛋的样子,摇摇摆摆过了桥。众人也跟着效仿,一个个如同时装模特,一扭一摆地走了过去。
陈乡长是最后一个过来的,他还没站稳,郭县长就黑着脸问他:“陈达生同志,现在你总该知道两个村的病根儿在哪里了吧?”陈乡长摸摸脑袋,似恍然大悟:“哦,知道了。东坡村人腿跛是让路不平闹的;西河村人走猫步是独木桥逼的。习惯成自然嘛!”郭县长哼了一声:“知道就好。你说,东坡村那样的破路怎么往外运西瓜?有多少西瓜也都得颠破!西河村的羊群怎么过这独木桥?还不掉进河里淹死?!”
陈乡长低声说:“修路架桥不是没想过,可是没钱啊。”郭县长嗓门大起来:“没钱?没钱不知道打报告向县里要吗?这样的专业村一定要全力扶持!”陈乡长心里说,为这事我打过十几次报告也没要到一分钱,嘴上却说:“好,好,明天我就打报告管您要钱。”临走,郭县长好像自言自语地说:“老百姓的了什么病,一找,病根儿一准在干部身上,怪不怪?”
送走县长,罗大牛和马二蛋围住陈乡长,挑着大拇指夸他能,教他俩装跛走猫步,就把多年未解决的事办了。陈乡长一咧嘴:“还能呢,挨了县长一顿训。”两人说:“你也不亏,俺们两个村种西瓜、养羊有十几年历史了,你一句话,就成了你三个月的政绩!”
(原载《故事报》)
页:
[1]